從小在田裡長大,農田的生活成為美好童年記憶的一部分,我還記得小時候黏在阿公身後,拿起竹竿學阿公擔起扁擔、左搖右擺的身影。
時常跟在阿公身後一起下田,我把鞋子脫了,赤腳感受土壤的清涼,看著土壤竄出食指一般粗「杜蚓仔」,挖雞母蟲,或單純地搞破壞,土壤與青草的氣息,至今回想起依然記憶猶新。
有一次阿公要我幫忙「挲草」,把雜草拔個乾淨,我一時不察,把阿公前腳種下的菜苗全部除光。阿公一個轉身看到我做的好事,又氣又笑的叫我一旁涼快去。
從此獲得農事免役金牌。
這些快樂隨著到都會生活後,漸漸成為奢侈的享受。關於童年的一切美好回憶,都在來到 八仙六代園 後,一口氣湧上心頭。
走在小路上,舉目是無邊際的稻田,好像一瞬間回到美好的小時候。後來我在農傳媒寫了一套稻米專題,了解台北是蓬萊米的原鄉,百年以前整個台北是台灣的穀倉,百年以後,只剩關渡平原依舊。
與青農談天的過程中,明白一路上有許多開發的手伺機伸入,但他們始終堅持春耕夏耘,只要不讓良田中斷,就不會有孔隙破壞平衡,如今他們面臨許多挑戰,以回饋台北米的方式募資,期待更多微小的力量,一起守護台北最後一片稻田。